Navigation栏目导航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公司新闻

人民日报长文报道——武汉:垃圾山变身园博园(绿色焦点)

来源: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5年12月19日 09 版)

 
8cefe36e-b31a-4135-8fca-31e3f8abafe6_size93_w400_h332.jpg
 
雅致的中国园林,谁能猜出这里原来是垃圾山?
 
本报记者 顾兆农摄
 
0e03b8e0-9d64-4ff6-ae2b-beb8b29a8344_size76_w400_h220.jpg
 
创意园里的灯饰,由废旧塑料瓶制成。
 
园博会组委会供图
 
8cefe36e-b31a-4135-8fca-31e3f8abafe6_size93_w400_h332.jpg
 
创意园一处景观,主角是废玻璃瓶。
 
园博会组委会供图
 
山水相依,绿意盎然;园林竞秀,移步换景。今年9月25日,第十届中国园林博览会在武汉开幕,短短两个多月,已吸引110万人次参观游览。让人惊奇的是,这座巨大的生态公园,其主体部分是由亚洲最大单体垃圾场“变身”而来的。
 
65岁的园博志愿者宗敢云感慨地说:“我家就住在园博园旁边,以前,这里是武汉最大的垃圾场金口垃圾场,再往前就是一条污水河,整日臭气熏天,夏天再热都不敢开窗。看,现在这里多美啊!我在这做志愿服务,天天都乐呵呵的。”
 
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期间,凭借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后建设园博园,武汉在全球94个城市申报的21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,获得“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”。
 
“毒土”变“净土”
 
当初搬家躲避的居民纷纷搬回来了
 
这个占地近3000公顷,由一条绿道、10座公园串联而成的“绿色部落”,带给人巨大的“绿色震撼”。
 
在园博园北门,有一处特殊的景观:地下垃圾山横断面,通过一片玻璃墙,游客可以清晰地看到,园博园地下封闭着“穿越时空”的垃圾。旁边几张过去金口垃圾场的照片,与今天的美景形成强烈对比。
 
金口垃圾场曾是武汉最大的垃圾填埋场,运行长达16年,积攒了520万立方米、重约100万吨的垃圾。因长年垃圾掩埋,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、水质污染以及异味污染,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,2005年金口垃圾场被关闭。关闭后这里依然臭气刺鼻,成为周边居民投诉的焦点。
 
能否把臭气熏天的垃圾场,改造成鸟语花香的园博园?2012年5月,武汉申办本届园博会时,提出极富创意的想法。这个创意打动了园博会评审委员会的全部9名评委,他们都投下了赞成票。
 
如此大规模的垃圾堆体,自然降解至少需要30年,而从申办成功,到园博会开园,只有3年时间,该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呢?
 
经过多次专题研究,武汉市选择了“好氧修复+封场治理”的综合处理技术。
 
“好氧技术”是当前全球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之一,其原理是将新鲜空气和水加压后,用管道注入地下垃圾填埋深处,同时把其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抽出,并对反应物的温度、湿度与气体进行监控,激活垃圾中的微生物再生,从而将垃圾堆体所处的厌氧或兼氧状态改变为好氧状态,加速垃圾降解。这里成为全国最大的使用好氧技术进行生态修复的垃圾场。
 
封场治理是用好氧技术处理垃圾之后,再给垃圾堆套上4层“生态外衣”,像包饺子般层层包裹,将地下垃圾完全封闭起来。这4件“外衣”分别是排气层、防渗层、排水层和植被层。
 
完成治理后,垃圾场成为没有异味、不流污水的“净土”。垃圾场生态改造顾问、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朱蕾介绍,金口垃圾场土壤中的污染物,如果全部挖掉运出去,其成本高达10亿元,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只花了2亿元,3年时间土壤就达标了。
 
臭味没了,环境美了,首先受益的是周边10万居民。金银湖新村小区75岁的居民王习坤说:“建园博园前,每次晒被子,上面都会密密麻麻落满苍蝇,家里冬天都得点蚊香驱蝇。”不少居民无奈搬家逃离。而现在,当初搬家的居民纷纷回来了。据调查,园博园开建后,周边社区约有600户居民搬回。
 
“海绵”蓄雨水
 
雨水回收系统可留蓄近七成雨水
 
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后,就得考虑园林造景布局了。中式园林,水为灵气之魂。过去垃圾场里只有臭水沟、纳污渠,整体处理封闭之后,如何造水景才最美?
 
垃圾场南边的鱼塘沼泽被挖塘形成“楚水”;掘湖所得土方、城市产生渣土,在生态处理后的垃圾场顶部堆放、夯实,形成“荆山”。荆山、楚水形成山水“十字”双轴,楚水在园中分流穿梭,或为云梦湖,或为醉花溪,各种景观都傍水而生。
 
让人啧啧称奇的是,偌大一个园博园,不需要一滴自来水,收集的雨水可以自给自足,每年能节省水费150万元。
 
今年4月,武汉市正式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。“海绵园博”成为海绵城市的一个建设范本。园博建设者采用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等多种技术措施,综合考虑园区基础设施、园林景观及排水系统等,以达到“慢排缓释”和“源头分散式”的控制目标。
 
“渗”就是道路、广场、停车场全部使用透水砖;长江文明馆、国际园林艺术中心两大主题场馆设置屋顶花园,减缓径流。
 
“蓄”就是把一湖四溪建为雨水存储景观水体。
 
“净”就是从下银湖引水,先经处理后集于杉杉湿地,经泵站抽取和净化后,提升至园区制高点荆山山腰,再由峰顶向西南蜿蜒流下,形成高山流水景观,汇入楚水。
 
在净化过程中,各种植物大显身手。比如杉杉湿地是人工建造的生态湿地,主要利用土壤、人工介质、植物、微生物的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协同作用,将水净化、收集、利用。
 
“用”就是园区用水基本自给自足,蓄存绿化用水量。园区景观水系及水景,均以雨水作为主要补充水源。
 
园博园建起10余处雨水花园,总面积达到3389平方米。雨水花园、生态草沟、花溪、草溪等收集的雨水,经植物净化后,一起汇入楚水。
 
园博园如同海绵,下雨时饱吸雨水,干旱时吐水浇灌花木。除了少量流入市政管网的雨水外,园内雨水回收系统可留蓄近七成雨水,整个园区可储水约10万立方米。
 
垃圾变风景
 
再造城市废弃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
 
漫步园中,游客随处可见“变废为宝”的景致。搅拌机里剩余的混凝土,变成了“假山石”;上色的旧轮胎,成了小花钵;混凝土桩头,变成了休息凳;旧钢筋也变成了形态多样的艺术品。
 
生园,园博会九大创意园之一。生园取“重生”之意,体现园博园生态回归理念。生园中用得最多的,就是各种瓶瓶罐罐。园子的边界用废弃瓶子围成,瓶子里种满了花;垂直花墙,也由大大小小的瓶子堆叠而成,瓶中种植花草,意趣盎然。
 
生园是西南大学园林景观研究所张建林教授的作品。他说:“一个夏天,我出差到长江边某城市,暴雨过后,白色垃圾覆盖整个江面,看不见滚滚长江水。一片白色中,最多的就是各种用过的塑料瓶。瓶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必然消耗品,随处可见,已成为城市垃圾的缩影。”
 
“快速工业化、城市化带来快节奏生活。各种生活垃圾堆积如山,或漂浮在江河湖泊上,或静静地躺在溪流岸边、良田沃土之中,吞噬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和土地,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。我们不得不对城市垃圾进行重新定义和思考: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,是与人类相伴的不竭财富。”张建林感慨道。
 
园博园中有一座小型的“垃圾山”,游客从山中的裂缝穿行,途中可以将自己用过的各种饮料瓶投入金属方格网中,形成如同马赛克似的画作。这幅“画”每天都在游客手中不断变换形态。垃圾山偶有污水渗出,也会收集净化,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。
 
园中还有一处景观,名为“千年幽魂”。它直观展示了垃圾山内几百、上千年都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,提醒人们:不可降解的垃圾对土壤结构将产生永久性破坏,不能采用随意填埋的方式,而应科学回收处理和利用。
 
“再造城市废弃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,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挑战。我们希望将园博园建成治理环境污染、实现生态回归的范本。”第十届园博会筹备工作指挥部执行指挥长、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苏霓斌说。